新加坡即将实施的许可要求迫使仅海外运营的加密货币提供商进入紧急合规模式,威胁到对代币化金融和数字资产市场的非监管访问。
6月30日,促使新加坡仅海外运营的加密货币提供商进行合规竞赛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6月6日对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s)的监管框架的范围和适用性进行了澄清,旨在更清楚地解释本周早些时候在2022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下发布的规则。这些澄清是在MAS于5月30日对其拟议监管方法的反馈做出回应后发布的。
该机构确认,仅为海外客户提供涉及数字支付代币或代币化资本市场产品的服务的DTSPs,将需要在6月30日之前获得许可。MAS表示:
“自2025年6月30日起,仅向新加坡以外的客户提供与数字支付代币和资本市场产品代币相关服务的DTSPs将需要获得许可。”
MAS还指出,由于较高的洗钱风险和缺乏对完全在新加坡以外进行的活动的直接监管,通常不会发放此类许可证。
在新加坡运营的实体仍然受现有法规的约束,并不受澄清指导的影响。MAS解释道:“为新加坡客户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或资本市场产品代币服务的提供商已受到监管,持牌提供商的操作没有变化。这些为新加坡客户提供服务的提供商也可以向新加坡以外的客户提供服务。”
该机构还区分了受监管的数字代币与用于其他目的的代币,表示:
“与其他代币(如仅用作实用和治理代币的代币)相关的服务提供商不需要在新规下获得许可或监管,因此不受影响。”
中央银行强调,这一立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得到一致传达,从2022年2月的咨询回应开始,并在2024年10月和2025年5月的更新中得到重申。该机构表示,它主动联系了可能受影响的公司以讨论合规计划。它还重申了执行时间表:“由于上述特定情况所带来的更高风险,现有仅为新加坡以外客户提供服务的DTSPs将在2025年6月30日该制度生效时停止该活动。”